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
硅片单晶硅片的价格未见变动,但是实际需求确实增加不少,特别是高质量的单晶硅片询问度提高许多,一线单晶厂家已进入满产以因应市场需求。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630装机潮仍未全面启动,而单、多晶供应链分别呈现不同的光景。
但由于交易仍相当沉寂,合理成交价仍落在3.4~3.45RMB/W。多晶组件则是与多晶电池遇到的状况雷同,仍以一线厂的供给为主力,中小型厂则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而只能保守应对。单晶用料约在130~133RMB/Kg,多晶用料的价格约126~128RMB/Kg。相较之下,因大陆国内市场氛围转变,对低于270W的组件需求降低,海外订单也有改采购其他产品的倾向,使多晶电池片的需求也跟着疲软。部分厂家只能降价求售,期盼能做到少赔或者安全退场。
多晶电池受到硅片供应不顺畅影响,市场的拉货动能只能带动少数仍有降价空间的一线厂家,无法跟进降价的二三线厂家只能采取保守的行动,生存空间会持续受到挤压。上游的硅料已进入生产旺季,整体供给需求逐渐平衡;中游硅片的供需状况则因单、多晶产品的价格竞争出现微妙变化,加上需求发酵程度不如预期而成为产业关注焦点,单、多晶的发展趋势亦出现差异。移动能源由于具备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供应的特点,并广泛涉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而备受关注。
届时,我们将不需要那么多的火电站、油罐车、运煤车,薄膜将改变传统能源的发、输、配、送方式,从而使人类工业化流程再造。移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助力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因素。在水电风电领域创下累累硕果后,汉能于2009年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逆势收购了Solibro、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GSE)、Alta Devices这四家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进行全球资源整合,围绕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两大技术,持续稳定地投资研发,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汉能SNEC展位设计效果图首届全球移动能源大会的宗旨是探讨移动能源产业的政策导向、前沿科技、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和融资渠道,为移动能源特别是光伏移动能源的进一步蓬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持。
打破集中供电模式,当每个人都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将无处不在。2017年2月,汉能发布了两款潮流且实用的出行新式武器,完美解除会因电量不足而产生的焦虑恐慌: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可折叠、充电速度快、弱光发电、不含锂电池更安全;薄膜太阳能发电背包,外部和内部共有两块太阳能板,设有两个USB接口,随用随充; 2017年7月和2018年4月分别推出了双玻汉瓦和单玻汉瓦产品,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兼具科技范儿和环保价值的新型材料,使每一栋房子都成为零能耗的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创造绿色能源价值资产,以及表面铺设一层柔性薄膜的汉伞,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可发电,在保证遮风挡雨基础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安全持久的供电保障。
一直以来,汉能不懈努力着,将科技力量全方位地注入到日常生活中汉能位于德国的Solibro薄膜太阳能组件生产线李河君透露:移动能源时代如今已经来临,因为移动能源技术也就是薄膜太阳能技术已经成熟。当更多的眼球都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吸引,能源革命的来临,应该得到更多关注。近年来,面对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做出能源结构调整规划,旨在完成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换,致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2月,汉能发布了两款潮流且实用的出行新式武器,完美解除会因电量不足而产生的焦虑恐慌:薄膜太阳能发电纸,可折叠、充电速度快、弱光发电、不含锂电池更安全;薄膜太阳能发电背包,外部和内部共有两块太阳能板,设有两个USB接口,随用随充; 2017年7月和2018年4月分别推出了双玻汉瓦和单玻汉瓦产品,将太阳能产品与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兼具科技范儿和环保价值的新型材料,使每一栋房子都成为零能耗的发电站,源源不断地创造绿色能源价值资产,以及表面铺设一层柔性薄膜的汉伞,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均可发电,在保证遮风挡雨基础功能的同时,还能提供安全持久的供电保障。2014年,移动能源的概念由汉能李河君首次提出,如此前瞻性的思想高度源于其在清洁能源行业多年深厚的积淀。移动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助力我国能源供给侧改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因素。在以汉能为首的新能源行业的努力下,这些都会实现在不久的将来。
作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和移动能源首倡者汉能集团受邀参加本次大会,汉能创始人李河君先生将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主旨发言,并分享公司近年来在移动能源领域的战略思考、核心技术积累等情况。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产品严苛极致的追求,树立了汉能在移动能源行业无可撼动的稳固地位,汉能已成为移动能源时代无可争议的领跑者。
据悉,本届会议将汇集全球移动能源领域的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与学者、领军企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和权威媒体等,与其说是呈现丰富太阳能产品技术的大会,不如说更是一场能源行业的头脑风暴。打破集中供电模式,当每个人都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将无处不在。
目前,汉能拥有3500多项专利,移动能源已经实现装备国产化,移动能源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汉能的移动能源战略,在很早以前就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一直以来,汉能不懈努力着,将科技力量全方位地注入到日常生活中。汉瓦应用效果图薄膜发电就像人造叶绿素,人类可以像绿色植物一样通过薄膜直接利用阳光,李河君这样说。在他所描绘的移动能源时代蓝图中,人类将完全、彻底摆脱对电网和传统能源的依赖,太阳能电动汽车、太阳能手机,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每家每户都能独立发电,阳台、屋顶,所有能接触到阳光的地方都是发电板。从正式发布移动能源战略以来,汉能以自身拥有的核心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薄膜轻薄柔的特点,相继与福耀玻璃、摩拜单车、奥迪等各行业领袖进行合作,提供汉能独有的薄膜太阳能解决方案;除此之外,汉能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薄膜太阳能应用产品,部署打造生态城市和绿色小镇的规划,加快了移动能源落地的步伐,让更多人享受到移动能源带来的福利。
2018年5月28日,全球领先的薄膜太阳能科技企业汉能集团将携多款黑科技产品亮相SNEC 2018展会暨全球移动能源大会,同时,汉能创始人李河君先生将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主旨发言。随着能源互联网和移动能源的发展,移动能源必将改变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移动能源由于具备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供应的特点,并广泛涉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六大产业而备受关注。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移动能源的升级,是清洁能源主导的联动,零污染无负担,和传统能源进程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截然不同。
在水电风电领域创下累累硕果后,汉能于2009年进入薄膜太阳能行业,逆势收购了Solibro、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GSE)、Alta Devices这四家世界领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进行全球资源整合,围绕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两大技术,持续稳定地投资研发,打造了完整的产业链。届时,我们将不需要那么多的火电站、油罐车、运煤车,薄膜将改变传统能源的发、输、配、送方式,从而使人类工业化流程再造。
汉能研发的一系列创新移动能源应用产品也将在本次大会期间向参会嘉宾进行展示。展望愿景,还有哪些载体可以利用移动能源来供能,可以被存储、被交易、被共享;移动能源技术还有哪些创新与应用;移动能源的市场趋势将奔赴哪些方向;汉能作为移动能源行业的创造者下一步会有哪些重大的战略举措,会带来哪些神秘产品的发布,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在这次全球移动能源大会上找到答案,毫无疑问,本届大会的召开值得与会人士、更值得全人类的共同期待。汉能SNEC展位设计效果图首届全球移动能源大会的宗旨是探讨移动能源产业的政策导向、前沿科技、市场趋势、商业模式和融资渠道,为移动能源特别是光伏移动能源的进一步蓬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支持为了排除不同公司之间的工艺水平和选用的组件封装材料对组件发电量的影响,我们选择了BP Solar公司的两套多晶和单晶5千瓦电站系统,对这两个系统在2009年5月2018年3月,106个月时间里的系统发电量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 结果显示:第一年,多晶组件的发电量比单晶组件高4.6%。
5. 推广掺镓、光注入退火、电注入退火等新技术,并用科学的数据来检验这些新技术对单晶,多晶组件的效果。去年我们与大家分享了单、多晶产品在澳洲DKASC测试平台八年野外实战中的发电量。
这些技术应该对降低单晶和多晶的光衰都有效。目前,DKASC平台共有40个电站系统,其中25个多晶系统,8个单晶系统,最长的电站系统已运营了近10年。
此外,我们还意外的发现,多晶在夏天的发电量优势更明显,而且每年会有规律的发生,以2017-2018的月度数据为例:为什么多晶在夏天光照好的时候,发电量比冬天更高呢?目前,我们对这个发电量差异现象还没有答案,请业界的专家、大咖们发表意见,共同研究。总结和建议1. 单晶、多晶,本是兄弟,各有千秋。
2. 从同一厂家归一化发电量的历史数据来看,多晶光伏组件比单晶平均发电量高2.3%。当时,世界物理学界对此原理一片哗然,很多重量级的物理学家都反对这个理论,就连爱因斯坦也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以被描述的!几十年过去了,测不准原理已经成为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在光伏业,也有类似的认知错误,即 单晶组件发电量比多晶发电量高。该测试平台积累的不同类型组件的发电量数据为分析不同类型组件常年发电性能提供了公开可靠的数据来源。之后,虽然单晶组件的发电量有所恢复,但是在后续的8年运行中,单晶比多晶组件的发电量每年还是低2%左右。
3. 更高的初始光致衰减(LID)可能是造成单晶光伏发电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也可能还有其他机理导致九年仍不能恢复正常。4. 光伏业界应立即出台新的标准,加严测试硅片的氧含量,以及电池片和组件的初始光衰。
自2008年, 全球共有24家组件制造公司将自己的组件送去DKASC电站系统平台测试。时间又过去一年,最新一年的系统的发电量表现如何?澳洲DKASC测试平台始建于2008年底,位于澳大利亚艾丽丝斯普林(Alice Springs, AU),由第三方独立研究机构澳大利亚沙漠太阳能研究中心负责运营维护,并提供所有在测电站系统的发电量数据。
是什么原因造成多晶组件的发电量比单晶组件高呢?有一个科学家公认的原因,那就是单晶硅片的间隙氧含量比多晶硅片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导致单晶光伏组件的初始光衰高。就好像爱因斯坦对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著名论断上帝不掷骰子!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测不准原理 ,即 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对位置的测量会影响到动量,反之亦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